
三角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仿真恐龙
双腔龙
双腔龙(学名Amphicoelias)是草食性梁龙科下的一个属,当中包括了已知体型最大的易碎双腔龙(A. fragillimus)。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amphi」(意即「两面」)及「koilos」(意即「空腔」或「空洞」)而来,故中文取名双腔龙。基于唯一的骨头化石,易碎双腔龙的长度达20米,质量可能有30吨。但是这块唯一的骨头却在1870年代描述这种恐龙后不久遗失了,存有的证据就只有一些插图及纪录。
仿真恐龙
牛龙
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是侏罗纪的恐龙,有9-10米高,它们的前爪比较小(和暴龙很像)。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食肉牛龙生活白垩纪末期的(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
仿真恐龙
马门溪龙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
仿真恐龙
梁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仿真恐龙
盔头龙
冠顶鸭嘴龙类,全长9米。6500万年前,它们时常出没在当时的矮树林中,既吃树叶、种子和开花植物的果实,也吃坚硬的松针。
仿真恐龙
豪勇龙
在侏罗纪晚期,很凶残的的食肉恐龙--角鼻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另外,头部还生有小锯齿状棘突。豪勇龙(属名:Ouranosaurus),又名无畏龙,意为“勇敢蜥蜴”,是种奇特的禽龙类,生存于早白垩纪(早阿普第阶),约1亿1000万年前的非洲。豪勇龙身长7米,重达4吨。在1966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在尼日阿加德兹Gadoufaouna沉积层发现了两个完整化石,属于El Echkar组,并在1976年正式叙述、命名。
仿真恐龙
霸王龙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仿真恐龙
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仿真恐龙
联系电话:18398710615 13990048931
服务传真:0813-3223433
电子邮箱:2368240948@qq.com
网 址:www.zgxlys.com
工厂地址:自贡市沿滩区工业园区汇才路9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手机访问
全国热线
18398710615 / 13990048931
Copyright © 2018-2020 自贡市祥龙彩灯艺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8011067号 ALL RIGHING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